时间:2023-05-11 01:46:03 | 浏览:102
01
一直都知道张译的演技很好,看完《金刚川》,还是再次被他的表演“戳”到了。
拿影片中的两场哭戏举例。
第一次,是张译扮演的张飞冒着炮火掩埋在敌机轰炸中牺牲的关磊(吴京),看着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战友遗骸,张飞哭了。
没有咬牙切齿、没有泣不成声,一滴快速滑落的眼泪+一双充满怒火的眼睛,家国仇恨、师徒情谊,就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二次,是把美军轰炸机打掉之后。
体无完肤的张飞凭着残存的意志,吹响哨子用暗语告诉已经牺牲的关磊:我们把他干掉了!
激动、欣慰、如释重负...各种情绪,都在饱含泪水的眼中一览无余,让人忍不住喉头发紧。
这就是好演员的魅力。
影片上映前,吴京曾在采访中公开表示:我就是张译的“粉头”(头号粉丝)。
看完《金刚川》,又有网友这样评价张译---
“张译,谁用谁爽,一直用,一直爽”。
“张译值得一个影帝”。
“张译用演技生动地诠释了如何拯救一部电影”。
2020,从《重生》到《八佰》到《金刚川》,张译这回真的“火”了。
02
张译1978出身,哈尔滨人,打小成绩一般,其貌不扬,高中时期因过度沉迷于演员梦而耽误了学习,导致高考失利。
之后几年,张译先后报考过北京广播学院(两次)、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都未被录取,直到1997年,才自费考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士话剧团,开启了长达9年的军旅生涯。
张译无比热爱表演,却天生性格内向。
刚进剧团那几年,表演经验不足的他在台上常常因为过于紧张而忘记台词或表现不好。
久而久之,有人建议他改行,说他“张译,你演戏就是个死”。
一听后果这么严重,不愿祸祸人的张译怂了,乖乖退居幕后做了编剧。
又过了两三年,编剧做得同样不咋行的张译大概觉得自己在演戏方面还能再抢救一下,于是,又隔三岔五活跃在了各大剧组中。
拍《乔家大院》的时候,导演胡玫问他,“多大了”?
张译老老实实回答,“27”。
导演叹口气,“一个男演员,28岁还出不来的话,回家洗洗睡吧。”
被打击得几乎麻木了的张译偏不信邪,一转头,又来到争取了好久才得到机会的《士兵突击》剧组。
众所周知,因为这部剧,张译的命运被改写。
《士兵突击》中的班长史今,是张译入行以来最深入人心的一个角色,因为史今,差点回家洗洗睡的张译终于摆脱了无戏可拍的困境。
此后,随着《我的团长我的团》、《新上门女婿》、《北京爱情故事》、《鸡毛飞上天》......等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问世,在演技逐渐受到认可的同时,小眉小眼的张译颜值又开始被诟病。
长得这么难看,凭啥跟那么漂亮的女演员搭戏?是那段时间他遭受过最多、最刺耳的质疑。
好在,打击听多了,身体就会自动免疫。
无可奈何的张译自我开解之余,变得越来越佛系:我就这样了,怎么着吧。
03
2015年,张译凭借电影《亲爱的》,拿下金鸡奖最佳男配,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专业性大奖。
PS:顺便来重温下同届被提名的最佳男配演员:王千源、王志文、韩童生、井柏然...,名副其实的死亡之组,竞争不可谓不惨烈。
领奖台上,从评委、导演、演员、到工作人员,张译逐一点名感谢了17个人。
被问及为什么要这么隆重,他一本正经回应:今天的一切,真的都得益于这些人的雪中送炭,所以我必须要在一个正式的场合,本着一颗庄严的心,来对他们表示感谢。
都说细节见人品,张译这个奖,值得。
资深剧(影)迷都知道,很多演员在角色塑造方面都或多或少会有些短板,比如有的人因为某个角色一炮而红,之后就很难摆脱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演啥都能让观众想起之前的角色),有的呢,塑造的人物倒是众多,但真正能让人记住的却很少。
为此,宁浩导演曾建议军人出身的张译一门深入专研他擅长的军旅类角色,以免变成“夹生饭”。
张译其实是个听得进别人意见的人,但宁浩导演的规劝,他在琢磨了很久之后,还是放弃了。
因为,“大器晚成”的他,实在是想趁还来得及,尝试下更多的可能性。
所幸,夹生饭的魔咒在张译身上并没有发生。
后续,无论是嘴毒心软的孟烦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有情有义的陈江河(《鸡毛飞上天》),绝望无助的韩德忠(《亲爱的》),又怂又抠的老算盘(《八佰》),吝啬、血性的张飞(《金刚川》),张译经手的角色,从来没有让观众失望,也不会让人觉得重复、腻味。
04
去年9月,《攀登者》上映前,剧组提前放出一组花絮,标题名叫“张老师的腿为什么是瘸的?”
观众才又一次醒过神:张译这么多年以来扮演过的瘸子,好像是比国内任何一个男演员都多啊?
不信你看---从《我的团长我的团》开始,到《生死线》、《红海行动》、《攀登者》、《重生》、《金刚川》...确实只有张译做到了“逢戏必瘸”。
而且据说有一次因为入戏太深,在一部戏都杀青了很久之后,只要摄影机一开,他就会习惯性地又瘸...。
不但瘸,张译还是个方言小能手。
比如《鸡毛飞上天》,陈江河平时是一口义乌方言,但只要跟外地客户打电话,各种五花八门的方言就会从他嘴里随口蹦出来,四川话、福建话、山西话、铁岭(东北)话,各种口音切换自如、无缝衔接,说得虽然算不上十分地道,但听着总有种莫名其妙的喜感。
这么有语言天赋还肯花时间去学习的演员,除了张译,目前能想起来的还有渤哥。
05
生活中的张译是个实打实的文艺青年,没事喜欢读书、上网、琢磨人生。
以至于,2014年,陈可辛导演邀请他出演《亲爱的》中的韩德忠(暴发户)一角的时候,自认为文艺了很多年的张译第一反应竟然是被“冒犯”,问陈可辛:您从哪里看出我像是一个暴发户?
陈导回答也很聪明:我们就是看你不像暴发户,准备让你突破一下。
因为这次突破,才有了后面的金鸡最佳男配。
成名之后,除了拍戏,张译几乎没参加过任何综艺节目,偶尔遇上不得不走的红毯,也会让他觉得又尴尬又局促。
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对自己的定位。
张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演员,而不是明星。
在他看来,演员的主业就是演戏,但明星不一样,明星作为一个有商业价值的公众人物,平时除了演戏,还肩负着一些娱乐大众、推广商业品牌的附加任务。
关于这两点,张译坦言目前他还做不到。
更直白点说,就是他觉得自身还不够“厚重”,经不起(大众)太久的消费。
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人间清醒。
2017年,因《鸡毛飞上天》获得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的张译,在之后的采访中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角色是我自己满意的。
时间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从名不见经传的龙套、配角,到各大电影节的常客、主角,不知功成名就的张译,对自己如今的成绩还满意否?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不以物喜)
我是#头条理娱君#10月特辑带你秒懂娱乐,戳:理娱君十月电子刊
01一直都知道张译的演技很好,看完《金刚川》,还是再次被他的表演“戳”到了。拿影片中的两场哭戏举例。第一次,是张译扮演的张飞冒着炮火掩埋在敌机轰炸中牺牲的关磊(吴京),看着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战友遗骸,张飞哭了。没有咬牙切齿、没有泣不成声,一滴
天气越来越冷,常常“冻手动脚”的周到君开始为取暖这事儿费心伤神。因为家里没有地暖,开空调嫌太干,热水袋怕不安全……于是,想要兼顾保暖、保湿,以及保证人身安全的周到君想起了一种过去用来取暖的老物件——汤婆子。汤婆子是啥?言简意赅地说,就是一种
张译这部剧尺度太大,与张颂文联袂飙戏太刺激。张译主演的扫黑片《狂飙》明日上线。集结了张颂文等一众老戏骨,讲述一场横跨二十年的除恶史诗,与《罚罪》有着相似的框架。《狂飙》讲述的是刑警安欣,与备受欺辱的鱼贩子高启强,在一场刑事案件中相遇。高启强
近日,反黑电视剧《狂飙》已经完结,可是它的热度却丝毫没有减弱,作为开年大剧,它的高品质毋庸置疑,剧中的每个演员现在都是自带流量,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尤其是张译和张颂文,然而最近在网络上有关张译的负面新闻也是很多,其中就有网传他与《狂飙》剧组
2月11日,孙俪被众多网友骂的登上了热搜榜一,而原因竟然是因为张译工作室的一封声明。张译最近因为黑料缠身,所以工作室做出了声明警告,让那些造谣的人立刻删除谣言内容,并提到“张译耍大牌”、“张译戏霸”、“张译当着孙俪的面抽烟”等言论都是对张译
家人们,橘先替大家看了,王俊凯这回是真不错!该有的情绪波动都有,角色自带的成长性也展现得不错,不过无论各位来没来得及看国庆主旋律三部曲之一《万里归途》对这种戏骨➕小鲜肉的模式持什么态度,都应该都察觉到,这一次大家关注的重点不再只是他了,论这
《狂飙》大结局了,安欣这个名字彻底火出圈了。剧中的安欣,生活落下了帷幕,但饰演安欣的影视演员张译,生活还在继续!张译,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1978年出生,老家在黑龙江哈尔滨。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他,打算做一名演员,去话剧院面试,结果不仅
众所周知,由张译、张颂文、李一桐、高叶、林家川、隆妮等出演的《狂飙》不知不觉收官了,在昨晚的剧情中,最炸裂的当属黄瑶举报高启强的一幕,原来黄瑶才是最后的“大boss”,可以说他们都未抵挡住正义的利剑出鞘,乌云散去,京海的天终于蓝了!可以说这
智通财经APP获悉,普拉达(01913)盘中涨超4%,截至发稿,涨4.62%,报57.75港元,成交额2.08亿港元。今年以来,已连续上涨30%。消息面上,香港特区政府4月12日表示,将于4月16日向大约640万名符合资格的市民发放今年消费
·“星舰”空中解体后,马斯克在推特上祝贺SpaceX团队完成了“激动人心”的测试,“为准备几个月后的下一次测试学到了很多东西。”他随后在给员工的邮件中补充道,“我不想让它倒霉,但我认为我们很有可能在今年进入轨道,回收助推器和飞船,如果不是今
二次元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形容ACG爱好者的代称,但近些年由于圈内发生的种种事情传到了圈外,很多不熟悉二次元的圈外人就会将二次元冠以种种标签,而其中这五种行为可以说让整个二次元圈背了锅!二次元都是女装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二次
富二代是被人羡慕的存在,但其实在富二代中也有鄙视链。我们就从车到表,来看看富二代中存在的鄙视链。青铜级别的富二代:车一般开ABB,表则多是劳力士水鬼,爱彼皇家橡树,都是一眼能看出有钱的。黄金级别的富二代:开始玩各种性能车,保时捷,或者AMG
[腕表之家 钟表技术] “鄙视链”这个词,很多年前就有了。而且各个领域都有鄙视链,不光是汽车、包包、名表,就连手机、电视剧、游戏都存在鄙视链,让我很惊奇。在网上,名表也有“鄙视链”。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奢侈品鄙视链”,大致意思是:爱马仕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吧: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宝玑怎么处于鄙视链的下层,明明在谈到手表的“技术”或特定的正装手表时,宝玑常常是细分领域的领头羊呀!而且,宝玑有优秀的制表历史,他们打破并创造了许多记录,例如:1780年他们发明了第一只自动万年表;18
不少朋友在初次选择LV和Gucci的时候都会非常犹豫,到底要怎么选才不会出错,哪个款式更保值?毕竟各自的包包基本上都是万元以上,可不能选错。lv和gucci这两个牌子几乎从是做皮具箱包起家的,LV是1854年在法国成立的,而gucci是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