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1 01:50:22 | 浏览:50
12月30日晚,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落下帷幕,张译和张小斐分别获得最佳男女主角,可喜可贺。
大奖没有出炉前,张译和于和伟的呼声都很高,两人也全都是因为《悬崖之上》提名,竞争十分激烈。
但最终,张译凭借在《悬崖之上》中的精彩表现,拿下了“金鸡奖影帝”,还自嘲“对不起于和伟”。
张译的演技、人品、专业能力,都配得上“影帝”二字。而且在6月份时,于和伟已经拿过一次白玉兰影帝,两人算是扯平了。
张译27岁才开始拍戏,31岁才真正走红,多年来不上综艺、不炒绯闻,一直兢兢业业,他才是一位“被低估的王者”。
一、梦想起航的少年
1978年2月,张译出生在哈尔滨。由于父母都是老师,张译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
不过,张译天性贪玩,即便父母给他画下了条条框框,张译也总能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比如,朝邻居家的墙根撒尿、撵着邻居家的鸡鸭满院子跑、拿着斧头砍蚂蚁等等,至于爬树、掏鸟窝这种事,更是“家常便饭”。
正因如此,张译小时候没少被母亲教训。奈何张译小时候是“记吃不记打”,皮实得很,没几天就又闯祸了。
当然,年幼的张译也不是没有烦恼,有一件事一直困惑着他。从小到大,但凡是他读过的学校,后来都关门大吉了。
因此,张译一直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为此自责了好多年。
张译小时候,家里有一台老式收音机,父亲一直把它当宝贝,每天晚上都会听一会儿。每当这时,张译也会凑到父亲身边,安静地跟着听广播。
后来,张译又迷上了听小说,觉得播音员的嘴太厉害了,想怎么讲就怎么讲,真是太牛了。
于是,他就有了“长大后一定要做播音员”的梦想,并时常跟着收音机里学习发音。
高二那年,张译心血来潮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没想到,还真让他考上了。可当时的他还没有毕业,压根没办法去学校报到,机会也被浪费了。
等到了高三,他的高考志愿还是北广。然而,那一年的哈尔滨只有两个名额,张译没能入选。
有时候命运就是如此弄人,如果张译考进了北广,那么娱乐圈就会少一位优秀的演员了。
张译落榜后,心情十分烦闷,常常把自己关在家里,一整天都不出门。
父母为此操碎了心,在一番打听之后,得知哈尔滨话剧学院正在招生,于是把消息告诉了张译。
父母对张译说:“话剧跟播音一样,都是文艺项目,你去试试肯定会感兴趣。”
在父母的不断鼓励下,张译的心态渐渐好转,随后便考入了话剧学院。
刚接触话剧的时候,张译还没什么感觉,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彻底迷上了话剧,进而生出了“天天看话剧、天天演话剧”的心。
然而,当时的哈尔滨,话剧行业并不兴盛,仅有的几个剧院,也不是每天都有演出。
为了满足自己的“剧瘾”,张译决定去做“北漂”。最开始,张译打算报考北京戏剧学院,可那时各大院校都过了报考时间,他全部遗憾错过。
多番打听之下,张译得知:北京战友话剧团还在招生。
于是,19岁的张译就带着行囊去了北京战友话剧团,从此开启了长达9年的军旅生涯。
二、被同学嘲笑是“驴脸”
刚进团那会儿,张译表现得非常内向,不爱说话,长得也丑,逢人就拉着一张长脸,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驴脸”。
不过,张译也并非一无是处。
由于父母都是老师,父亲从小就逼着他看世界名著,所以张译的文字功底一直很好。因此,他成了团里的“文秘”,偶尔帮领导写写稿子,或是做一些场记的工作。
可是,张译的本职工作毕竟是演员,在团里待了几年之后,身边的战友都陆续上台演出,只有张译依旧干着杂活。
对此,张译表面上装作没事,但心中多少有些失落。直到有一次,团里聚餐,领导的一番“酒后真言”,彻底让张译万念俱灰。
那天,大家都喝了不少酒,领导对每一个人都点评了一番,基本上都是“表现不错”、“未来可期”之类的评语。
唯独到了张译这里,领导说:“张译啊,不是我不让你上台演出,主要是你这个长相,根本不适合做演员,你演戏就是个‘死’。”
听完领导的话,张译非常难过,回去之后把自己蒙在被子里,第一次对自己做演员生出了怀疑之心。
随后,张译决定改行做编剧,于是开始日以继夜地写剧本,希望能以此来改变自己的窘境。
可是,张译始终有些不甘心,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演一演试一试,哪怕是跑龙套,也要演一演。
此后的几年里,张译跑遍了北京的各大剧组,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当然,大部分导演看到他的形象,直接就拒绝了他。
那些肯接受他的剧组,也都是让他跑龙套,基本上连台词都没有。即便如此,张译也从不敷衍了事,每场戏都会非常认真。
拍完了自己的戏份之后,张译就会在剧组观察别人的表演,从中汲取经验。
张译的种种表现都被领导看在眼里,时间久了,团里的领导也会给他分配一个小角色,让他上台过过瘾。
但是,张译却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拍戏时,他总喜欢给自己加戏,喜欢临场发挥,导致其他演员都接不上戏,让领导有些烦躁。
团里领导嫌弃他捣乱,张译却振振有词地说:“我觉得人物不够饱满,加一些小动作会更真实,更有代入感。”
领导压根不听他解释,劈头盖脸一顿臭骂,随后又把张译打入了“冷宫”。
三、遇到伯乐康洪雷
无法登台的日子里,张译继续做着团里的场务、文秘和打杂工,堪称社会主义一块砖。
好在,张译平时表现不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领导考虑到这一点,也就不给他“穿小鞋”了。
2004年,团里正在排练话剧《爱尔纳·突击》,也就是《士兵突击》的话剧版。
当时,张译被选为替补,一旦哪个演员因突发状况演不了,张译就可以顶替他的位置。可直到所有的演出都结束了,也没有一个演员生病,张译失望极了。
幸运的是,就在张译郁郁寡欢之时,上帝终于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不久之后,康洪雷开始筹拍《民工》,别的角色基本都已经敲定,唯独“郭振东”的人选还没有着落。
因为,这个角色的定位是“黑丑、干瘪、土里土气”,放眼整个娱乐圈,帅哥一抓一大把,可是这样的人却压根没有。
为此,康洪雷跑遍了北京的各大艺校,但都无功而返。最后,他来到战友话剧团,没想到却遇到了惊喜。
当天,张译听说剧组到部队选角,他也跑去凑热闹,但对入选这件事,他却一点都没抱期望。
可是,康洪雷见到张译之后,心里却暗想:这不就是我要找的郭振东吗?于是,他当即拍板,决定让张译饰演“郭振东”。
事实证明,康洪雷的选择没有错,张译虽然演戏的经验少,但是态度和天赋具存,实在是个演员的好料子。
《民工》播出后,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好评,张译也凭借自己的表现,获得了康洪雷导演的认可。
因此,在拍摄《士兵突击》时,康洪雷毫不犹豫,再次启用了张译,让他饰演了班长“史今”。
四、为演戏放弃铁饭碗
然而,在拍摄《士兵突击》时,张译去团里请假,领导却以“有演出任务”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
张译非常着急,好容易碰到一个好角色,难道就这样遗憾错过吗?
最终张译决定,提交退伍报告,离开自己深爱了9年的部队,去寻找自己的演员梦。
《士兵突击》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角色,许三多、成才、袁朗,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如果说让人最难忘的,还是“史今”在退伍时的那场哭戏,就算是大老爷们看了,也会跟着流泪。
就在拍摄那场戏之前,张译恰好收到了退伍通知,因此内心的情绪全部爆发,那场戏也格外出彩。
凭借《士兵突击》这部作品,张译走进了很多观众的心中,收获了不少人气。
然而,真正让张译走红的,还是康洪雷导演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他在其中饰演瘸腿的“小太爷”,虽然邋里邋遢、窝窝囊囊,但张译的演技却来了一次大爆发,直接封神。
张译走红这一年,都已经31岁了。
此后的几年里,张译又陆续参演了《生死线》《北京爱情故事》《辣妈正传》《鸡毛飞上天》等作品。
靠着自己的实力,张译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透明”,变成了大众公认的“实力派”演员。
不过,张译在业内的评价却不太好,但凡跟他合作过的演员,都觉得他“不好合作”。
因为张译在演戏这件事上,实在是太较真儿!有时候一句简单的台词,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张译都要反复揣摩,重拍好几遍。
除了演戏认真之外,张译的职业素养也让人佩服。
出道多年以来,张译从没有参加过综艺节目,也不接拍广告,更没有传过任何绯闻。因此在荧幕之外,我们很少看到他的身影。
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明星们恨不得天天曝光在公众面前,以此来博取人气,增加自己的价值感。
有些演员则放弃演戏,成了综艺上的常客,成了大众调笑的小丑,进而失去了神秘感,演戏时再也没了代入感。
反观张译,别人在大肆曝光的时候,他却一直在隐藏自己,低调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有戏拍就认真表演,没戏拍就销声匿迹,这才是一名演员的自我修养。
在事业上,张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强迫症”,可在生活中,张译却是一个随性温和的“老好人”。
不拍戏的时候,他就享受孤独,还非常喜欢写文章,他在某乎上写得文章温柔细腻,很打动人。
回顾张译的人生你会发现,张译的成功绝非偶然。
最开始不被认可的时候,张译“负重前行”,默默地提升自己的演技,直到27岁才演了第一部作品。
等到成名之后,张译不忘初心,一直恪守身为演员的本分,心态、品行、天赋缺一不可,所以才走到了今天。
这些年来,无数人见证了张译的成长。因此,当他获得“金鸡影帝”之后,网友们也送出了真心的祝福。
张译的演艺之路还有很长,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能继续认真虔诚的走下去,给观众带来更多好作品。
——END——
12月30日晚,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落下帷幕,张译和张小斐分别获得最佳男女主角,可喜可贺。大奖没有出炉前,张译和于和伟的呼声都很高,两人也全都是因为《悬崖之上》提名,竞争十分激烈。但最终,张译凭借在《悬崖之上》中的精彩表现,拿下了“金鸡奖
《狂飙》大结局了,安欣这个名字彻底火出圈了。剧中的安欣,生活落下了帷幕,但饰演安欣的影视演员张译,生活还在继续!张译,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1978年出生,老家在黑龙江哈尔滨。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他,打算做一名演员,去话剧院面试,结果不仅
日前,唐嫣回母校中戏参加同学会,大合照曝光可谓是众星云集,大家都穿着统一的印有中央戏剧和学院的白色T恤。现在还活跃在娱乐圈的一线演员,39岁的唐嫣打扮减龄,妥妥的稳居C位。她身穿一件休闲牛仔服,发型十年如一日,让人一眼便认出,40岁了发型还
读书的时候,同学们似乎都没什么差别,刚毕业几年,差距就慢慢出来了,过得好的,过得不好的,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毕业5年内,虽然有了差别,但还不是太大,只是有些苗头,毕竟有些同学是大器晚成,出道即巅峰的,也难免会飘,然后重新被打回原形。但毕业10
最近,唐嫣回中戏参加了大学同学聚会,从各种路透看,回到母校的糖糖是真的好开心。唐嫣快40岁了,可背着小包,穿着百褶裙,条纹袜子,梳着马尾辫的她,走在校园里真的跟大学生没什么两样。很快,唐嫣和同学们的合照就曝光了。唐嫣和孙坚是好友,且是大学同
近日,时代少年团成员张真源开学了,成为了一名大一新生。有同学晒出班级合影,张真源帅气入镜,引来热议。图中,张真源穿着白色T恤,站在最后一排的男同学中间,合影的时候竖起大拇指,歪着头微笑,很帅气。张真源被两边的同学搭着肩膀,夹在中间,看上去似
编者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同学情、战友情更亲的一种情谊,而吴砦中学七十年代的一级同学,分别已经四十多年,虽各奔东西,但情谊不变,依然永远,他们有西藏、东北、兰州、天水工作的,也有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奋战在三农战线,他们虽然岗位不同,同学
张译这部剧尺度太大,与张颂文联袂飙戏太刺激。张译主演的扫黑片《狂飙》明日上线。集结了张颂文等一众老戏骨,讲述一场横跨二十年的除恶史诗,与《罚罪》有着相似的框架。《狂飙》讲述的是刑警安欣,与备受欺辱的鱼贩子高启强,在一场刑事案件中相遇。高启强
近日,反黑电视剧《狂飙》已经完结,可是它的热度却丝毫没有减弱,作为开年大剧,它的高品质毋庸置疑,剧中的每个演员现在都是自带流量,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尤其是张译和张颂文,然而最近在网络上有关张译的负面新闻也是很多,其中就有网传他与《狂飙》剧组
2月11日,孙俪被众多网友骂的登上了热搜榜一,而原因竟然是因为张译工作室的一封声明。张译最近因为黑料缠身,所以工作室做出了声明警告,让那些造谣的人立刻删除谣言内容,并提到“张译耍大牌”、“张译戏霸”、“张译当着孙俪的面抽烟”等言论都是对张译
家人们,橘先替大家看了,王俊凯这回是真不错!该有的情绪波动都有,角色自带的成长性也展现得不错,不过无论各位来没来得及看国庆主旋律三部曲之一《万里归途》对这种戏骨➕小鲜肉的模式持什么态度,都应该都察觉到,这一次大家关注的重点不再只是他了,论这
众所周知,由张译、张颂文、李一桐、高叶、林家川、隆妮等出演的《狂飙》不知不觉收官了,在昨晚的剧情中,最炸裂的当属黄瑶举报高启强的一幕,原来黄瑶才是最后的“大boss”,可以说他们都未抵挡住正义的利剑出鞘,乌云散去,京海的天终于蓝了!可以说这
电视剧《我们的日子》,可以说是非常具有讨论度的一部作品了。故事从父母们的生活开始,到孩子的诞生,一路成长,时间跨度之大,剧情之丰富,让很多父辈乃至年轻一代,都非常喜爱。《我们的日子》作为一部年代剧,剧中既有伤痛,更有温馨。无论情节还是角色,
前段时间大火的《狂飙》,捧火了众多老戏骨,如张颂文,张译,高叶等人,观众的追求也不再是以脸蛋为主,而是更加倾向于演员的演技。其实在此之前的《隐秘的角落》爆火时,我们就能于此窥得一二,剧中主演秦昊凭着他精湛的演技,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也向我们
从《八佰》里贪生怕死、唯唯诺诺的老算盘,到《金刚川》里又抠门又细心的血性军人张飞,再到《一秒钟》里瘦骨嶙峋的张九声,张译给了观众太多惊喜。23年,张译终于用努力,从运气最差的演员变成了公认的“影帝预定”人选。最初的时候,张译的梦想是想当一名